蒙眼  

三國演義人物眾多,有些人物出場的時間不長,角色劇情卻發人省思。

其中一位有點意思,名喚「楊修」。

其實楊修在三國故事裡並沒有什麼豐功偉業,不過角色個性的塑造倒是非常鮮明,最主要的故事跟「雞肋」有關。

有一晚,曹操給了駐紮軍隊一個宵禁口令--「雞肋」。

楊修何等聰明,立刻看破老闆心思,其實是想要撤軍了。

這位楊主簿就跟將士說:「大家準備打包吧!老闆要撤了。」

結果被曹操以擾亂軍心之罪名,軍前正法給喀喳掉了。

然後曹操再下令大軍撤退。

 

 有人就認為這曹操太壞了,明明部屬就主動做對事,為什麼不能容他呢?

只是我看這問題還是出在楊修自己身上。

其實咱們這位楊先生啊,同樣的事早就幹過好多次了。

有些事情曹操沒有明講,他老兄就覺得自己聰明過人,緊跟著就破了曹操的梗。

只是之前不過是分食了酥餅這等小事,曹操雖然心中不爽卻也不好發作。

等到雞肋一案爆發,這可是軍令啊! 逮到機會就將楊修殺了。 

 

你想想,如果老闆的一舉一動,一言一行都被部屬看穿,老闆會不防著你嗎?

很多時候不是做錯了事才有麻煩,在錯誤的時機點做對事麻煩更大。

如果做了只有老闆才能做的事,那就不只是麻煩,而是完蛋。

 

下回再用這個故事,談談如何做個耳聰目明的部屬,而且還有分三種層次喔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常振國Kev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